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浙江省首位外籍劳模西特里维:“我的家就在巨化”
//www.workercn.cn2015-05-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的家就在巨化”

——记浙江省首位外籍劳模俄罗斯援华专家西特里维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会见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时,深情回顾了曾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许多专家的感人事迹。其中,就有浙江省首位外籍劳模西特里维。

  这位西特里维,就是巨化集团公司的氟化工专家“老西”。“老西”是中国同事对他的称呼,他的全名是西特里维·德米特里·尼基甫洛维奇。

  1992年,俄罗斯化学领域的最高科研机构——成立于1919年的应用化学研究院应邀派出专家组来到巨化,与中方合作开展当时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氟化工项目建设。到巨化之时“老西”61岁。

  当时,巨化的氟化工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氟聚合物事业部的位置当时除了一片农田外什么都没有。1994年我主持氟化工二期工程的设计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是大不一样了……”说起巨化氟化工的发展,“老西”难掩自豪。

  1994年,以“老西”为首的33名俄方专家团,在中国从事PTFE项目基础设计,克服了重重困难,提前完成了项目的基础设计初稿。

  为了减少引进设备、节省项目投资,在“老西”的努力下,实现了该项目中的大型关键设备冰机的国产化制造,为企业节约投资约1800万元。另外,在他的配合下,还实现了20多台不同型号的膜式计量泵的国产化生产。

  2004年,“老西”被评为浙江省首位外籍劳模。

  “我们刚起步的时候只有PTFE这一种产品,而现在产业结构日渐丰富,产业链的延伸也越来越长,效益也是有目共睹。”对于巨化氟化工20多年的发展,“老西”的喜悦溢于言表。

  但喜悦背后的艰辛与付出,“老西”却很少与人诉说。在项目步入生产准备和试车阶段,“老西”全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坚持在第一线处理一项项技术难题。他身体力行在几十米高的装置上检查设备状况,对各种问题都亲自分析、计算,提出解决办法,编写复杂的非正常操作方法……被同事们称作“拼命三郎”。

  因为有“老西”在巨化奠定的基础,以及多年来经他牵线搭桥,巨化与俄罗斯的产业合作如今已是开枝散叶、广泛深入:2001年5月19日,国内第一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中俄科技合作园在巨化开园运行、开花结果;2011年6月18日,巨化与俄罗斯应化院签约,分别在圣彼得堡和浙江省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及实验基地……

  “我有幸见证了巨化的发展。”“老西”感叹,“中国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同样,巨化的变化也很大。现在厂区越来越整洁美观,越来越宽阔的马路虽然赶不上员工私家车的增长速度,但每个员工洋溢的笑容谁都能看懂。”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但“老西”说“从没感觉到孤独”,因为“上班时工作比较忙,下班后回宾馆能收看到俄罗斯的电视频道,同事和朋友们还会陪我到公园里散步”。

  “如果不是来中国,我的夫人也许要少活10年。”“老西”的妻子以前身体欠佳,来华后接受了中医的调理,目前身体好了很多。“一些俄罗斯的老朋友来探望时,都惊讶地说我夫人几乎变了一个人。” “老西”至今清楚地记得,在他妻子病重期间,氟聚合物事业部一位同事的家人每天为她煎中药并亲自送至医院。“这么多年来,我与巨化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家就在巨化!” (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