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林学斌:学以致用的“技能大师”
//www.workercn.cn2015-05-09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一名产业工人,穿行在高炉与设备之间,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手电筒是他的全部行头;学习、钻研和勇于创新是他的全部生活。

   32年来,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先后读取了三个大专文凭。工作中不仅能应用英文、识别德文,日语还达到了精熟的程度。

   32年,他长期扎根生产一线,坚持开展科技攻关,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余项,所负责的区域已连续15年未出现一起影响生产的设备事故,累计创造综合效益3亿元以上。他领航的“林学斌技能大师工作站”,3年累计创新成果300余项,共创效益1.5亿元。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鞍钢集团鞍钢股份炼钢总厂三分厂连检三作业区电气点检员林学斌。

   知识铸就“中国林!”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技术工人的能力具有直接关系,我就要不断提高能力,为企业创造效益。”林学斌说。这些年,他就是这样学过来的。

   1983年,林学斌高中毕业进入鞍钢,正赶上鞍钢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板坯连铸机。1988年,大连铸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为配合日本厂方技术人员,车间成立了调试组,林学斌有幸成为其中一人。

   此前,经过了鞍钢技校的脱产学习、武钢和宝钢的实践,让年轻的林学斌十分自信。可当他一进入由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组成的调试组,才发现,这里不仅有响当当的技术“大拿”,更有来自国内名校的高材生,让他顿时有了“矮人一等”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点自卑感。

   两位师傅的出现,让林学斌很快就消除了自卑,也找到了人生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他的两位师傅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却凭借着一手技压群雄的绝活,在调试组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众人尊重。

   这让林学斌认识到,一个人能否被认可、被尊重,关键不是看他有多高的学历,而是有多强的能力。

   “能力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林学斌不仅从师傅身上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他学文化、学知识的热情。从此,林学斌就踏上了一条孜孜不倦的学习之路。

   在大连铸调试期间,林学斌捡起了高中毕业后就没接触过的日语,并借助和日方专家打交道的机会努力学习。当时,有些资料日方不让看,他就趁吃午饭时间偷着看,一台连铸机的电气图纸,摞起来多达一米高,他就把一张张简图画在笔记本上,拿回家仔细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能同日本专家进行对话交流,还能看懂日文图纸和资料。

   林学斌说:“要想干好工作,既要学文化,又要学技术,还要学外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己拿得起,让外国人瞧得起,让鞍钢了不起。”

   有一次,厂里从日本引进一台设备,日方派来两名调试专家,然而在试车过程中出现一个致命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林学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日本专家忙着查原因,林学斌不等不靠,夜以继日地研究图纸,反复查阅程序。最终,他查出问题出在程序上,通过修改程序,问题迎刃而解。日本人不禁惊呼:“中国林,厉害!”

   学以致用解难题

   随着连铸设备的不断升级,林学斌的能力也在处理故障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让连铸生产中的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1号板坯连铸机开工后,水量不足成为制约连铸机生产的瓶颈环节,需要对日本进口的水处理设备进行增容改造。林学斌接下了这一重任,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搞清了编程方法。新的程序完成后,使水处理电气设备实现人机自动控制,满足了工艺的要求,保证了水处理设备增容改造顺利完成。此项改造工程荣立鞍钢公司技术改造二等功。

   1999年到2001年期间,连铸机先后发生黏结漏钢事故达19次,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厂内一时间谈“漏”色变。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引进了日本的漏钢预报系统,林学斌参与了谈判工作,并参与设计漏钢预报中方电气图纸、编写相关程序以及硬件设备的施工、安装和调试。预报系统安装后,林学斌发现,该系统在铸机发生黏结漏钢时虽然能够准确进行报警,但却不能及时控制铸机速度,不能做到彻底避免事故。

   林学斌再次发起攻关挑战。他在报警系统中加入自动降速程序,使预报系统在发出报警信号后,启动自动降速功能,仅需4秒钟时间就能将铸机拉速从每分钟1.6米迅速降到每分钟0.3米,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因黏结而引发的漏钢事故。他由此成功创造、总结出“结晶器黏结漏钢自动降速”成果。

   该成果推广应用后,不仅得到了日本专家的赞叹,更让不漏钢记录轻松过万罐,直接被提升到3.8万多罐不漏钢,已累计创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始终是一面旗帜

   在炼钢总厂,林学斌的实干是出了名的,这位老炼钢工人的儿子,继承了父辈艰苦奋斗的传统,又不断吸收知识文化的补养,现代科学技术加上苦干实干精神,使他的工作效率成几何式翻番。

   林学斌参加工作30余年,把全部身心都交给了钢厂,加班加点是常事。仅从事连铸点检工作15年来,林学斌累计多出勤400多天,平均每天2小时,一年下来600多小时,15年就是9600小时。

   2007年,鞍山地区遭遇了一场百年未遇的暴风雪袭击,连铸电气系统3次发生大规模断电,生产陷于中断。正在职大上课的林学斌,步行一个多小时进厂,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电气系统恢复工作。3天内,他坚持在岗工作共计54小时,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清明节,因故障导致真空系统停产,他连续工作3天2夜,终于使真空系统恢复正常生产。

   以林学斌为首创立的“技能大师工作站”更是网罗了大批各领域的技术“达人”,他们在炼钢生产、技术攻关、发明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传艺带徒等方面不断将自己的技术才能和创新想法付诸实践,在解决生产重点、难点问题上大显身手。目前,炼钢技能大师工作站已汇集了炼钢总厂114名高级技师、531名技师。其中二分厂柴帅《18Mn钢种的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年创效益150万;陈俊的板坯连铸“细、清、稳、净”四字操作法推广获得效益100万。

   多年来,无论是林学斌个人还是集体,获得了众多荣誉。面对荣誉,林学斌始终保持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不仅在技术上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在人格上也得到了身边同事的肯定。尽管如此,他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工作劲头也有增无减,他要为鞍钢紧跟、直至超越世界钢铁企业自动化技术继续创新求实而拼搏奉献。(金雅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