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王刚:吹响创新集结号(图)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工会在全省推广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当年年底,以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劳模王刚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落户中航工业沈飞公司,不仅吸纳其他工种的公司级劳模加入其中,还把青工集聚起来,共同攻关,共同成长。

王刚正在进行技术攻关

国防工会下属企业带领劳模、工会干部参观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刚在加工零部件

   落户沈飞:启程

   长1米、高1.5米、宽0.5米的两台大型高精度的数控机床齿轮传送箱放在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基地内,前来参观的劳模都纷纷驻足赞叹。王刚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工作室这3个多月的成果!齿轮传送箱是给北京某研究所干的大型设备,由于设备要求精度较高,误差在1道(0.01毫米)到0.5道之间,因此,研究所找了很多家单位但无人敢接。

   2013年年底,该研究所慕名找到了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了不耽误手头工作的进度,王刚和其他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技术攻关。3个月后,当研究所工作人员看到加工好的两台传送箱时,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沈飞真有高手,创新工作室果然名不虚传!

   去年,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工会在3家企业设立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刚班作为首批成立的工作室,一年里,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在完成公司科研生产任务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承担着航空产品大件、关键件的生产加工任务。今年,沈飞公司为王刚班专门划拨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王刚班活动室”,配备了数百册图书,王刚班的职工日常学习、开会、技术交流和攻关都在此进行,在这里迸发出更多的激情与火花。

   建章立制:布局

   俗话说,搭好台子,才好唱戏。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王刚为首的各级劳模、高级技师等技术优势互补的10余名成员组织成立。自成立之初,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便确立了“弘扬劳模时代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工作目标,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员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

   为了规范建设,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提出了4个基本原则:一是“高”,起点高、标准高;二是“实”,内容实、措施实;三是“亮”,重创新,有亮点;四是“沉”,沉到车间、班组,沉下心来搞技术攻关。

   王刚介绍说,工作室还围绕创新立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建立月度例会制度及半年、全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制度等,力求工作室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

   技术攻关:立项

   “哪里有技术难题,哪里就有我们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承诺。

   4月15日,当记者走进中航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王刚班时,却不见王刚的身影,徒弟吴学文赶忙打电话联系,“我师傅在工艺室!咱们上楼吧!”刚见王刚,平时儒雅的他正和工艺员张新喜争得面红耳赤,了解后得知,在某型号零件的加工上一直不达标,严重影响到生产进度,发现这个问题后,王刚工作室马上针对该问题立项,“由于零件表面属于特殊金属材料,解决表面质量很重要。”王刚介绍道,这个问题,王刚早已和创新工作室的其他成员研究讨论过,“今天,我是把我们新的加工理念和技术员进行碰撞,希望他们在程序上进一步改良。”王刚说。讨论到最后,王刚说服了技术员更改程序,技术员啧啧称赞,还笑着说,王师傅,我们这些技术人员能加入咱创新工作室不?

   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工会为了更好地支持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为工作室划拨了活动交流基地,还打造了生产基地、创新基地,并在创新基地里配备了两台高精尖的数控铣床。”沈飞公司工会生产技术部部长李雪松说。同时,每年公司工会都会划拨10余万元对工作室刀量夹具进行更新。王刚笑着告诉记者,工作室能发展顺利,这与产业、企业工会的重视密不可分,在技术、生产上提供最大的支持。

   授人以渔:蓄能

   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扬劳模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支持劳模,信任劳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的领军作用。王刚作为全国铣工状元,不仅自己熟练掌握铣工、数控铣工知识,成为了公司的铣工专家,而且他还总是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作室其他成员。

   名师带高徒,由王刚传帮带的工作室成员吴学文今年当选沈阳市劳动模范,现今工作室共有25人,9名高级技师、6名技师。据不完全统计,王刚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技术创新百余项,为公司创造直接效益达600余万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效益,也在工作室里学到了本领,储蓄了能量。”

   今年,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革新,他吸纳了方文墨、孙飞、佟麟等不同工种的省市公司各级劳模,组成50人的庞大队伍。王刚说,有时候进行技术攻关时,可能对于我们铣工来说,这个活加工起来特别别扭,但对于钳工来说却很轻松,因此,把大家组织起来,有问题一起研究、讨论,不仅速度加快了,我们也长了见识。

   为了更好地挖掘职工的创新潜能,王刚将在创新工作室里开展会员制,工作室面向企业职工广泛吸收会员。“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将更多的有志青年吸纳进来,并能够按期向工作室上报创新成果,完成工作室的任务。并在每季度至少上报攻坚项目或创新成果一次。”王刚介绍说,通知刚刚在数控加工厂下达,报名的就已超过50余人。王刚说,我们也要经过层层选拔,发掘更多的技能人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