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中国杂技团机械工程师、全国劳模王建民:中国杂技的创意奇才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不甘做普通伴奏者,他努力钻研成了科技界“创意奇才”;

    ■设计马戏大篷,他初试锋芒获得四项专利;

    ■骨折不能走路,他又为自己设计了电动折叠三轮车;

    ■痴迷创新设计,他曾将煤球当饺子下锅;

    ■他就是创作了600余件新发明,先后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权的中国杂技团机械工程师、全国劳模王建民。

王建民戴着象征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的蓝色围巾

    “你见过一百岁的老人还站在工作岗位上吗?”当王建民见到记者时便开玩笑地说道。面对满头银发,留着花白络腮胡,穿着格子衬衫,戴着一顶英伦小帽儿的王建民,记者确实猜不出他的真实年龄。作为中国杂技团的一名机械工程师,王建民是中国杂技团的“艺宝”,他还被科协称为“创意奇才”。 由于对于创新的热爱,创作中他常常废寝忘食、通宵熬夜。“记得在2006年第三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颁奖现场,当我上台时,很多人都很吃惊,说”这么老了,还中青年……“”说完王建民哈哈地笑了起来。

    迄今为止,王建民已经创作了600余件新发明,先后拥有了40余项发明专利权,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不求第一,求唯一;不求奢华,求绝妙”是他的人生追求。

    「探访王建民」

    初试锋芒设计马戏大篷展才华

    上世纪90年代,王建民顶着“特殊人才”的称号走进中杂。那时,全国几十家杂技团,除了服装不同,演员不同,情节不同,节目的技巧几乎都雷同,杂技界陷于“全国一台戏换汤不换药”的窘境。他悟到,创新才是中国杂技的生命力。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演员创造新”剧本“,让中国杂技带着现代的符号登上世界舞台!”

    1995年,王建民接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大挑战——为杂技团设计一个新的马戏大蓬。

    王建民说:“当时设计大篷主要原则是安全,还不能太重,因为要经常出国演出,所以要轻便。预算又紧,不能用价高的合金。”王建民回忆道,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马戏大篷。白天访专家、晚上查资料,为了能够使方案得到采纳,他先后共拿出六套方案,画了上百张图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甚至梦境中闪现的新构思,或者想到自己某一点设计的不合理、不安全,他赶紧翻身起来修改图纸……

    三个月后,终于设计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马戏大篷。这个马戏大篷机械化程度与机械效率非常高,“立戳”(主框架的站立),吊篷、篷内灯具吊架等均由一组机械完成,该大篷还获得了《电动升降机械大篷结构》《超薄大篷专用折叠椅》《快速组合折叠胎与乐队台》等4项专利。

    道具创新让杂技“显难不为难”

    在参加全国比赛时,其中一个节目中,一个杂技演员举着另一个杂技演员,做了一个两腿左右滑动并且角度很大的劈叉动作。这样的滑动劈叉紧接着又滑动合腿的技巧动作,单人完成都非常困难,可是这个杂技演员在托举着另一个演员的状态下确实站起来了。这是一个超高难度的创新技巧,当时比赛现场一片欢呼。“这就是显难不为难,”王建民笑着自豪地说,“事实上这样的表演,演员确实站不起来,他之所以能站起来就是特殊道具的奇妙作用。”

    王建民设计舞台道具有一个原则,就是看起来舞台道具展现的杂技动作难度比较高,但事实上不能为难杂技演员,简单地说就是“显难不为难”,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王建民设计的道具不仅获得了领导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杂技演员的尊重。

    因病卧床为自己发明电动折叠车

    在2012年排练《哪吒》晚会实验道具时,王建民为了给演员示范风火轮的表演技巧,不慎摔伤,造成腿部骨折,先后做了四次手术。受伤期间,除了在手术室,他依然没有停止过对道具的研究和设计,病房成了他的设计室,移动餐桌就是他的设计台。

    一次做手术的前一天晚上,王建民直到深夜才回家,家人非常担心,问他身体怎么样,吃饭了没有,他却笑着的回答:“这次可踏实了,参赛节目的道具全部完成并实验通过……”这就是王建民,一个可以忘了自己,但是不能忘了工作的人。

    一年多来,他在轮椅上、病床上或拄双拐在排练厅……完成了《哪吒》、《金小丑的梦》晚会的创新道具设计制作,完成了参赛节目《圣斗·地圈》和《俏花旦·抖空竹》的创新道具设计制作,这两个节目已获得摩纳哥国际杂技马戏节金小丑奖,还完成了《黑白狂想——男子技巧》参赛节目的道具设计制作,该节目已获得全国杂技比赛创新奖和金奖第一。

    此外,在病床上王建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电动折叠三轮车,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这个电动折叠三轮车可以变换成三个不同的状态:拉着的时候犹如一个行李箱,上公交车没座位时还可以折叠为一个座椅,展开又是一个座椅式电动三轮车,而且每个状态的转换仅为3秒钟。如今他每天就开着自己的“爱车”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

    乐器研发他多次挑战世界纪录

    除了在杂技道具方面的创新,王建民同时也是一名音乐艺人,在乐器方面的创新也不少。王建民的工作室,在外人看来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但在他本人看来,这里的东西可都是宝贝。

    “你可别小看这个注射器,我要用它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呢。”王建民自信满满地说,这支能够发出特殊音色和无痕滑音的“活塞笛”是用针管做成的,可以吹出世界名曲《野蜂飞舞》,王建民准备用它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同时,他发明的能够发出像大提琴那样并且比大提琴更加洪亮饱满的“低音胡琴”, 填补我国民族乐队中低音弓弦乐器的空白。

    在王建民的演奏乐器中,有用下水管道做成的乐器,有用呼啦圈软管制成的能够发出比笛子或箫更为低沉洪亮金属声音的“环埙”、“蓝笛”,还有用玩具手枪做成的乐器……

    “所有的乐器,都是我自己校音准。音高音准都是通过精密的数学计算来确定,运用很多律动关系,再通过结算方程式计算出来……”王建民流利地说了一串数字。

    王建民满脑子都是创新。他那间100平方米的创作室,铁丝、铁片、针头、软管……通过他的设计都成了艺术作品。他在创作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使创造得到升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