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去放电影——访石油川西北矿区第一位放映人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跋山涉水去放电影——访石油川西北矿区第一位放映人

来源:中工网
2021-09-22 09:56

  露天电影又称“坝坝电影”,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70年代曾风靡一时。万人空巷一起看坝坝电影的场景,至今仍留存在石油人的记忆里。

  近日,笔者采访了原川西北矿区放映队员赵智。这位曾经放了28年电影的赵师傅,今年已79岁,但至今依然对放电影的细节记忆犹新。

川西北第一位放映人赵智讲述电影放映历程

  1956年参加工作的赵师傅,曾先后在四川和贵州的石油单位工作,参加过川南塘河和古隆起会战。勤奋好学的赵师傅勤于学技术,于1962年主动申请到刚成立的放映队工作,并到四川省地质局通过为期一年实践学习,取得了专业合格证书,成为了川西北石油放映队的第一位放映人。

  肩扛放映机  辗转大山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动放映,要到达每一处需要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放映人的责任。”赵师傅介绍道。

  那时候,没有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就肩挑放映设备辗转放映点。放映队配备16毫米移动式放映机-前苏联54型老式胶片放映机。一般来讲,放映队标配:一个大喇叭、一捆电源线、一块幕布和一台发电机,人员配置:由4至5人组成。出工时,一队人挑四个挑担,深入偏远山区前往一线井队,巡回放映电影。每到一个点,在钻工和老乡们的簇拥下,开始做放映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顺利开机,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场地。放映队因陋就简,放映队环境也是因地理条件而定,在稻田里、打谷场、小山坡、公路旁或井场平坝,条件最好的就是在农家大院,地势平整,不透风。第二是接电源线和支桌子。笨重的发电机是放映队的心脏,四人并肩齐力才能搬运,加上众多的配备设施,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安装?他们发挥智慧,对其进行了改装,放映机的桌子,用设备箱代替。第三是挂幕布。幕布的支撑杆是关键,没有合适的旗杆和树枝,他们就自己做,用楠竹分为四节,并用车床加工的螺栓相连接,在地上挂好幕布和喇叭,撑起来固定好四个角就行了,既轻巧又便于携带。

  “我们的放映机是多年未使用的废旧放映机,因此,通电排潮、拆卸清洗、更换输片系统等,都是我们自己买零配件对设备进行精心修复的,最终获得批准,喜接《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上甘岭》《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影片。”赵师傅说道。

  石油人追寻油气田,奔赴偏远山区,工作之余的娱乐方式非常匮乏,因此在那个年代电影放映队是很受广大员工欢迎的。每到一处,就跟过节一样,都欢天喜地说:“电影队来了,电影队来了!”最忙碌的时期,由于人员紧缺,赵师傅曾经一个人放双机,两台35毫米移动式放映机一左一右摆放,影片一部就有二十几本。“若赶上春节,放映时间会从早上8时一直放到晚上10时,中间短短的十分钟退场时间,就是我们的休息时间。一部新片到手,辗转放映点,天天放映,一部影片连续放1个多月,确保每个单位都能看上。”回忆起往昔,赵师傅很是激动。

  放映队精湛的放映技术,都是石油人一代代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单机放映换卷只需30秒便可完成的纪录,观看电影的员工经常说:“这速度咋那么快?眼睛就眨巴了一下,就又开始咯。”放映过程中若遇上胶片断裂,取出、剪切、连接,一套熟练麻溜的操作下来,也就是几十秒钟的事儿。

  石油战线最早的宣传队伍

  “两块玻璃片,黄色广告漆和一把刻刀,我们便能自己制作幻灯片。从收集宣传资料、写稿件,到刻画制作,都是非常耗时的,最后制作成三镜头幻灯机放映、荧幕呈现动态画面的片子。”赵师傅说,再后来,就有了小卷胶片,每一场影片开播前,都要放十几分钟专题片,类似现在的形势、目标、任务主题宣讲,这就是当时的宣传信息传播方式。

  1977年,成立川西北矿区时,就建立了江油市最大的放映队,当时他们自己的放映队有了第一台车。石油大开发时期,放映战线也拉得最长,北起九龙山,南到丹棱大兴场,那时是放映队的鼎盛时期。赵师傅激情昂扬地说:“那时候,共有10个放映组,共24人、4台车,每年的放映任务都很艰巨。为确保每个基层单位每月都能看上至少两场电影,我们放映人从来没有周末、节假休息日,随时充满激情,从不觉得累,都用爱承载着这份职业。”

  夏天热,配上一张凉板,两张毛巾,一垫一盖;冬天冷,蓝色油棉袄抄紧裹实。说起那时候的生活,赵师傅印象深刻:“下基层到井站,游走的放映队没有固定的生活状态,说走就走是常事,我们随身携带的斜挎包里总是有一个小布袋装着几颗大蒜。无论春秋或冬夏,口渴了,随处接口凉水便下肚,再嚼一瓣大蒜就完事了。”

  娱乐生活的时代变迁

  在那个缺少娱乐生活的时代,看电影是石油工人在下班后最重要的文化生活。一场露天电影给员工和周围老乡们带去的喜悦,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那个年代看电影便宜,两角钱看一场。遇上消息灵通的地方,知道有新片要上映,方圆几十公里的老乡们都会蜂拥而至,提前几个小时就来买票的人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直到晚上七八时电影都开始了,人都还会源源不断地来,一般是几千人看一场,最多的时候人数能超过1万人。“回想那时的情景,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只能利用台阶高度时刻巡看观影人的拥挤情况,以防发生踩踏事件。”赵师傅感叹道。

  到了钻井队,由于员工们三班倒的工作性质,那就不是只放一场,而是在工人下班的时候放电影,早起6时15分放一场,给下夜班工人看;中午11时30分放一场,给下正常班的工人看;有时遇上钻工夜里0时下班,也会给他们放一场,看着这大晚上还守在银幕前拥挤的人群,也让放映员们由衷地感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坝坝电影渐渐“没落”,那时黑白电视机已经普遍进入员工生活,“井队和井站都已经开始配发电视机,不光是我们队,各区的电影放映队也就相继自然而然地解散了。如今的人们都在宽敞舒适的影院里观看电影,新一代的年轻人运用移动互联网,只要小小的手机在手,便能随心所看。”赵师傅感叹道。

  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综艺节目、短视频……极大地丰富了一线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露天电影已经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然而,在放映人的心中,一提起这个话题,言语间仍然流露出乡愁般的情怀,对露天电影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形式,留有一种时代的怀念与追忆。

  (据四川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消息 刘梅)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