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乡人周周”:在贵州山村“种”出舌尖上的乡愁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念乡人周周”:在贵州山村“种”出舌尖上的乡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1-09-01 15:35

  原标题:“念乡人周周”:在贵州山村“种”出舌尖上的乡愁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书波

  晨辉洒进窗户,公鸡还在打鸣,打着呵欠、睡眼蒙眬的周周推门而出,扭头喊一声“灰灰,走”,然后拿上劳动工具,开始了新的一天劳作。

  作为对自己的犒赏,每天周周都要做一道地道的农家菜:腊肉炒蒜苗、回锅肉、米豆腐……

  贵州铜仁市这一农家普通的生活,被拍成短视频后,每天有数百万人“追剧”,平均每个短视频有近50万粉丝点赞、超过2万条评论。从2021年3月注册抖音账号以来,和“念乡人周周”相关的话题,冲上抖音热榜高达20余次,“念乡人周周”的粉丝突破了700万。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23岁的“山里娃”,成了无数人关注的“明星”?

“念乡人周周”团队在拍摄周周摘辣椒视频。从左至右依次为俊俊毛、周周、老莫、东毛。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书波 摄

  他帮姐姐实现了大学梦

  一个拖着皮箱的女孩,千里迢迢从广州赶到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街上,逢人便问,“认识周周吗?”

  女孩能够找到这里,源于周周赶集的视频里闪过的一家商铺的电话号码。

  在这一期超过百万点赞的视频里,周周到和平乡街上赶集卖米粉,用自己挣的钱换回生活必需品。

  “我想加入这个团队。”如愿以偿的女孩说,她想向周周学习,做一个自立的人。

  周周的短视频里,上山打柴、下地干活、烹饪美食,所有的农活和家务,主角都是周周或其同学东毛两个年轻人。

  “自立”,简单的两个字,在中国日益富裕,不再为孩子吃饱穿暖发愁后,却成了家长们日渐迫切的担忧。

  “勤劳淳朴,吃苦能干!现在孩子学习的榜样!”网友“柠檬初上”在周周视频评论区点赞。

  周周,本名叫莫宙,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母亲重病,姐姐在贵阳上学。初中毕业后,周周到餐馆打过工,也到当地电商平台做过包装工作,用自己挣的钱贴补家用,帮助姐姐实现了大学梦。

  关于家庭的情况,周周的视频里并没有讲述,“我不希望利用社会的同情心,这背离了我们做短视频的初衷”。

  但弟弟支持姐姐求学、帮助村民淘井和修路,这一正能量满满的农村青年,仍然让网友感叹:“周周总是先考虑身边的人,你姐姐有你这样一个弟弟好幸福!”“好励志的孩子,应该让我儿子看看学学”……

  自信、上进、阳光、帅气的形象,让周周在抖音上吸引了一波波的粉丝。“青春年少,笑容纯真,莫名的治愈,希望你们越来越好”“这样的生活条件还这么快乐,我们还有什么苦恼?”……

  周周坦诚,以前也少不更事,没有那么努力,但家庭的变故,让他明白了肩上的责任,“一个人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慢慢长大”。

  “我是一个比较腼腆的人,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周周说,但生活,让他不得不直面一切。

  四个年轻人的执着

  和大多数网友的猜测一样,周周并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有一个团队;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团队仅有4个人,而且还大多是从零起步的农村年轻人。

  “老莫”,莫志林,环境技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团队的“领头人”;“东毛”,杨旭东,长期在外打工,团队最佳“配角”;“俊俊毛”,莫君,摆过宵夜摊,现在是团队的助理摄影师。

  老莫说:“选择周周出镜,除了个人形象好、阳光外,还有从小对他的了解,踏实、上进、有爱心,而且也值得帮助和信赖。”

  “我们的梦想,是记录乡村真实生活。”老莫说,小时候的山村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世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虽然清苦,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我不想让我的子孙,不知道先辈们曾经的生活”。

  事实上,在今天的农村,要记录和再现这样的生活,已经不容易了。“年轻人都出去挣钱了,村里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这和记忆里火热的劳动场面,已经不一样了。”老莫说。

  每天早上6点半,团队就凑在了一起,开始细化头一晚提出的创意;策划有了后,就是外出拍摄,有时进山就是大半天,吃饭都顾不上;回家后就是后期制作,忙完就是夜里一两点……

  “就连夜里做梦,都是在剪辑视频。”俊俊毛说,这里面的累与苦,即使心里有过准备,也是想不到的,“有一天,我们晚上8点才吃上早饭”。

  “但更多的是成就感。”东毛说,“看到那么多点赞和鼓励,感觉就有使不完的劲。”

  记录乡村生活,寻找儿时记忆,周周团队的创意,赢得了无数赞誉。“看哭了。小时候家里也有这个做面条的机器,我也跟着爷爷奶奶做过面条”“我在透析机上的4个小时全靠你的视频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网友们的肯定,不断坚定着4个年轻人的奋斗方向。

  每一个视频都力求完美

  骄阳似火。周周和那条叫“灰灰”的土狗,一遍遍迎着镜头走向辣椒地;老莫举着摄像机趴在田埂上,不断吆喝着需要注意的细节;东毛和俊俊毛则背对阳光,用身体给镜头遮光……

  “呈现的视频只有四五分钟,但这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都浸透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老莫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拍摄周周迎着朝阳摘葱回家的镜头,老莫的机位需要放到仅有一脚宽的田埂上,三脚架太高,老莫干脆就坐到田埂上。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拍摄有稻穗的前景。而为了让稻穗有“动感”,俊俊毛不得不站到水田里,鼓足腮帮子对着稻穗使劲吹。

  “作品是心灵的交流。只有真心才能换得真心。”周周说,去年他们就开始了短视频拍摄的尝试,走了一些弯路。比如,“用普通话表达,大家觉得别扭”“视频拍摄粗糙,有评论说不合逻辑”……

  不断试错,让这几个年轻人明白了:真实,最有力量。

  为了让短视频更真实:制作神仙豆腐,第一次不成型,第二次浓度太高颜色不对,第三次才成功,原以为只需要3小时拍摄,却用了整整一天;制作酥肉,当天要发布了,老莫突然发现差一个出锅的镜头,团队又掉头重新拍摄……

  每一期视频都围绕一道农家菜展开故事,而且故事间还有一定联系,让周周团队的视频有了“剧情”,也让不少粉丝“沉迷”于“追剧”。

  比如,东毛发现家里有一桶小龙虾,便和周周一起美餐了一顿。两人不知道,这些小龙虾,是东毛家里准备让东毛带去对象家串门的。巧妙设置的悬念,在当天视频发布后,就引得粉丝们热烈讨论,“东毛会不会挨骂?”“东毛的对象是不是要吹”……故事来源于生活,也点燃了网友们对故乡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网友们有很多善意的批评,这对我们帮助很大。”东毛说,村里附近有条河,一开始他们喜欢拍抓鱼和游泳的视频,但网友提醒,“这样的视频,可能引发孩子们模仿”。

  “这让我们警醒,完美的视频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东毛说。

  让家乡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从粉丝数量破百万后,就有人试图和周周团队合作。

  “几个月来,有意洽谈的合作方近千,有人甚至通过视频里的公交车车牌‘贵D’,找到铜仁市,再找到村子里。”老莫说,“但我们都婉拒了”。

  大学毕业10年的老莫,最成功的创业经历,是做了一家在铜仁市排名靠前的电商,2019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

  电商的从业经历,让老莫敏感地意识到,短视频是电商的新机会。也正是因为这个认识,他放弃了在他人看来蒸蒸日上的事业,一头扎进农村拍起了短视频。

  “我是一个有念乡情节的人。再现乡村生活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实现更高梦想的途径。”老莫说,这个更高的梦想,就是聚合无数有念乡情节的人,让他们喜欢我们的美食、美景,认同我们的生活理念,将来我们会推出有品牌有品质的当地土特产品。

  “现在短视频的变现方式,主要是广告、直播带货和打赏。我认为采用这样的变现方式,对家乡没有多少帮助。”老莫说。

  63岁的陈祝生担任过村支书,对这群年轻人的回归真心欢迎,“伍家寨120余户、800来人,现在只有十几个年轻人。乡村振兴,没有年轻人怎么行?”

  陈祝生说,村里产的花生远近闻名,三面环绕伍家寨的河流有数百年赛龙舟的历史,这些都需要年轻人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伍家寨、来铜仁。

  暑假回家的莫围围,因在周周短视频中客串过角色,成了就读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的网红。

  这位大二学生说,她非常感谢周周团队,让家乡出了名,带给家乡新的发展机遇。

  “但真的在村里走一走,干活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都不愿也不会干活了,这种现状需要改变。”莫围围说,而改变就需要让农村的年轻人能够挣到钱。

  陈祝生最近正在做老莫入党的思想工作:“莫志林想改变家乡面貌,是一棵好苗子。‘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寄予青年’,只有把优秀青年吸引进党组织,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