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验船师】李军:护航大国重器挺进深海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最美验船师】李军:护航大国重器挺进深海

来源:中工网
2021-08-24 09:57

  2021年伊始,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在烟台交付。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海工处验船师李军的默默付出。作为“深海一号”平台的主任验船师和中美两家船级社联合体的现场项目经理,他总能带领团队从紧急或艰难的处境中从容而过。

  今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寻找“最美验船师”主题宣传活动,来自我国各船舶检验机构的15名船舶检验人员获此荣誉,李军便是其中之一。

  “临危”受命 从容应对

  从业近30年,李军作为技术或者项目负责人攻克了多个技术堡垒。在主持“深海一号”平台建造检验前,李军还曾参加过荔湾3-1深水导管架平台的建造检验以及“海洋石油981”“蓝鲸1号”等半潜钻井平台的营运检验,但“深海一号”仍是最特别的一个。

  李军坦言,接到任务之初他也忐忑不安。平台满载排水量11万吨,相当于3个中型航母;重量5万吨,相当于7个埃菲尔铁塔;总高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60万米,相当于环绕北京六环3圈……这样的“水中巨人”包含了由成百上千台(套)设备构成的复杂系统,堪称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大国重器”,检验压力可想而知。凭借对海洋工程检验的经验和实力,李军担负起“深海一号”主任验船师的职责。

  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平台进行质量把关,李军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难”。

  由于项目任务重、工期紧,2020年春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仅休息了2天便纷纷返回船厂。而作为主任验船师,李军和同事们互相倒班,坚守岗位,保证了工作进度。“深海一号”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对技术要求十分高。李军全程参与了这些高难度方案的研讨,提出了许多技术建议,为方案的最终确定给予了法规和技术支持。疫情突如其来,这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为了不影响项目进程,李军和同事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坚持完成工作任务,无一人感染。

  匠心雕琢 误差降至毫厘

  “深海一号”平台与以往半潜式平台连接形式不同,它采用立柱浮体与桁架式上部组块的连接方式,采用8根主立柱与船体连接,相邻船体之间的立柱要求误差控制在13毫米以内,对精度要求十分苛刻。

  面对“精度控制”这道必答题,每次现场检验,李军和同事会对每个分段的焊前、焊后精度进行确认,并对精度报告进行认真审查;在装配时,他们会关注装配前的反变形控制措施,关注分段装配和焊接的顺序,考虑温度差异、重量变化等因素对精度公差的影响。

  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李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且为各个环节的精度控制提供了多条建设性建议。

  此外,李军还发挥验船师的专业优势,为平台建造做好帮扶工作。“深海一号”平台大量使用了屈服强度为420兆帕的高强度淬火回火钢,对该钢种的焊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平台结构的成败。为确保万无一失,李军发挥专业特长,从焊接工艺评定、焊工筛选,到结构装配、焊接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确保焊接质量和结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正是李军这种坚守匠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众多船检师们的努力,2020年10月29日,“深海一号”平台在烟台来福士船厂一次性合龙成功。

  恪尽职守 默默奉献

  为了实现速度与质量的双保证,李军和同事们最多时达到8人同时在岗,累计加班时间超过2000小时。

  除了本职工作以外,李军还参与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工作。每周的质量会议、项目会议、日常技术交流会等,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到场参加。

  和加班相比,体力上的考验更是严峻。每天,他们都在船体中来回攀爬4根50多米、约20层楼高的立柱,频繁进行超负荷工作。时间一长,大家的膝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伤。由于各专业交叉作业,船体里的工人们有时多达2000余人。噪音、粉尘、高空坠物、可燃及有毒气体……工作环境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李军却从未叫苦叫累。这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展现了验船师的风采,也赢得了尊重。2018年,李军获中国船级社十佳优秀验船师称号。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