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吨到40公斤,他带头让特检“重器”变身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从4吨到40公斤,他带头让特检“重器”变身

来源:中工网
2021-04-19 08:56

  原先4吨重,需要用起重机装吊,现在40公斤,两个人抬着就能走……特检“重器”变身的背后,离不开江苏省特检院直属分院检验员范高廷的努力。如今,这套省特检院自主研发的储气井检测装置已经取得了21项国家专利,让检验检测工作如虎添翼。

范高廷在工作中。朱群 摄

  高压储气井是加气站的重要储气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无损检测。2012年,面对储气井检验业务猛增,而检测设备性能不完善的状况,省特检院直属分院副院长王晋牵头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自主研发储气井检测装置。经过苦心钻研,一年后,第一代样机研制成功,由于比较笨重,转场必须车载,检测时需要使用起重机装吊,所以被检验人员戏称为“重器”。

  8年后,经过一次次研发、革新,第五代检测装置试运行成功——“重器”不仅体重由原来的4吨多降至约40公斤,搬运自如,收放灵活,可单人操作,而且性能更为稳定,已实现操作智能化。目前,它的各项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高质量的完成储气井检验检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重器”变身的道路上,处处都有范高廷的身影。

  2017年9月,24岁的范高廷刚刚来到省特检院直属分院工作,马上就加入到“重器”研发团队中。在苏州某加气站的储气井检测现场,检测装置的水下仪器探头卡在井壁边缘,一时难以取出。如果硬拉,探头很可能会滑落井底,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是在检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但是耗时费力,不仅影响检验进度,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个问题让研发团队一时陷入了困境,范高廷提出了重新设计改装探头。由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方法。经过几十次的试验和改装,一年后,新一代水下仪器——探头扶正装置终于研发成功。将原来的扶正装置改装成坡道结构,并且增加了滚珠设计,有效解决了探头轴承容易卡在井壁的检测难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安全系数。2018年10月,这项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储气井有上百米深,所需电缆很长,检测系统原有的收放卷装置在收卷过程易发生紊乱,导致下次放卷时非常困难。范高廷利用自己所学的自动化专业知识,虚心向专家请教,查阅了几十篇文献资料,设计了一种电缆收卷自动排线防偏装置,通过实践论证非常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降低了人员成本。这项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发明专利。

  技术创新离不开反复的研究和实验,研发团队的成员们为此付出了不一般的艰辛。去年8月,范高廷在实验室对检测装置做深度模拟实验时,从2米多高的试验台,上下攀爬几十次,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发现右膝盖疼痛难忍,完全不能动弹,医院诊断结果是因膝盖关节过度使用,造成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大量积液。住院期间,医生从他的膝盖关节内抽出了九针管积液。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范高廷出院后仍继续加班做实验,认真采集、记录、分析第一手数据,有时在储气井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分析,研发团队决定重新设计,新型井口固定装置应运而生。这一装置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井口,对井壁腐蚀程度的检测和对储气井使用寿命的预测也更为精准。

  钢丝绳太重,绞盘直径超过1米,范高廷建议使用轻型材料减重,绞盘随之变小;各部件“瘦身”了,但主机跟控制器还连在一起,需整体搬运,范高廷又提出修改设计,让各组件可拆卸分开运输……目前,这套储气井检测装置已经取得了21项国家专利,获得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已完成了对全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600多家企业的5000多口储气井的检验检测工作,受到了全国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对此,范高廷表示很自豪:“能通过技术创新,让检测设备更先进,也算自己对特检事业小小的贡献吧!”(据《江苏工人报》报道 江苏工人报记者  徐嵋   通讯员  朱群)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