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老工人的“铁西情怀”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收藏厂徽、工作证等老物件,传承老工业区的历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老工人的“铁西情怀”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4-17 07:26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  

  原标题:收藏厂徽、工作证等老物件,传承老工业区的历史——(引题)

  老工人的“铁西情怀”(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以前,我就有收藏徽章、奖章的爱好。退休后收藏厂徽,学习研究工业文化,进而成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还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办展览。”66岁的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化工厂)退休工人张景振说,自己对工厂和沈阳铁西老工业区有着特殊的感情,希望通过收藏老物件,记录和传承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

  4月9日,记者在张景振家中,看到了他收藏的各式各样厂徽,挂满了整整一面墙。

  张景振说,自己一直喜欢精致小巧的老物件,包括带有工业元素的帽徽、胸牌和奖章。起初,他只是出于爱好,收集一些设计别致的徽章。直到他师傅退休,把珍藏近半个世纪的两枚帽徽留给了他:“你一定要保留好,这是一种文化传承。”这让张景振重新审视起徽章的意义。

  张景振的工友张能年轻时爱好收藏糖纸、烟盒、邮票,还有兑换券。2002年,铁西老工业区开始东搬西建,二人想着保留一些“念想”,开始集中收藏厂徽和工作证。

  2013年,张景振发现了一枚图案特别的厂徽,研究两周后,还是没有搞清楚属于哪个厂。他拍照发到网上求教,不久后有人联系他说,那是松陵机械厂的厂徽,图案为“S”和“LING”的变体,看上去犹如一架飞机。张景振这才得知,松陵机械厂是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小小的厂徽背后演绎着大工厂的变迁。

  “学生证、工作证、退休证……这些证件记录着工人的一生。”张能说,小小的证书还记载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工厂发展的进程,也承载了老工业基地的历史。

  收藏过程中,二人开始研究藏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收集了大量铁西工业企业相关的书籍、资料和文献等。“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收藏,留住人们火红岁月的记忆,留住老工业区的记忆。”张能说。

  辽宁被称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和形成了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地域工业文化。随着城市发展,一幢幢曾经的老厂区已无迹可寻。但造型别致的厂徽、版样各异的工作证却历久弥新。

  截至目前,张景振已收集了1500余枚厂徽,几乎涵盖了铁西老工业区所有大中型企业。张能收集的上百本工作证和退休证,记录了300个老铁西企事业单位的历史变迁。

  通过收藏、研究,他们发现,铁西老工业区厂徽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大型工业企业曾掀起一股制作厂徽的热潮,各个工业企业的厂徽设计规格基本一致,多是圆形铜质烤瓷面,中间带有五角星。另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铁西的各个工厂都开始设计制作自己的徽章。这一时期的厂徽不再统一制式,而是形状多样,设计图案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工作、退休证的变化也很大,20世纪70年代的工作证是棕色外皮的小证,由沈阳市劳动局印发。80年代的退休证内页上,每一页都会记下每月发放的退休金额。

  现如今,二人不但成了当地工业文化研讨会上的“常客”,还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爱好者。2011年,爱好者们共同加入沈阳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如今已志愿服务10年。

  平日里,张景振和张能骑着自行车满沈阳城转悠,抢在老工厂拆迁前拍照、写老工厂搬家日记、手写老工厂厂史。

  一次,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开设的工业文化传承主题展览中,张景振向参观者介绍展品。一对80多岁的原沈阳齿轮厂老工人夫妇特意找到张景振,拿着自己珍藏的沈阳齿轮厂发行的内部流通券赠送给他说:“感谢你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工人,没有忘记为新中国发展贡献力量的老工厂,你们的努力打动了我们。”

  最近,张景振要拉着一行李箱装在白色亚克力盒内的徽章到处展览。为了展览方便,张能也将工作证规整地塑封在一本本档案夹里。借着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平台,二人带着他们藏品,把工业故事送进社区、学校、企业和军营,让更多人领略到老工业基地的辉煌。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