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党员讲解南京长江大桥精神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退休老党员讲解南京长江大桥精神

来源:中工网
2021-04-12 15:01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王帮琴

  4月11日,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迎来东南大学的学生。中铁大桥局退休老党员王方大,主动为同学们讲解“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

  1959年从北京南口铁路工程学校桥隧专业毕业后,王方大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1995年退休后,他一直热心参加“大桥”活动。

4月11日,王方大向学生讲解大桥精神 王帮琴 摄

  “南京长江大桥第一根预应力管柱,直径是3米、长度是7米5、壁厚是14公分。当时管柱厂有好几个工班,一个木工班,两个混凝土工班,钢筋班配合电焊。预应力的配件是修配厂生产的,修配厂有铆工车间、车工车间,每一根管柱每一道工序的进度和质量,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合格后才能下入下道工序。坚守质量的传统,是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就开始的……”老人对年轻学子们讲到。

  王方大参建过的无数座长江大桥中,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南京长江大桥。每次活动,王方大身边总会带上沉沉的手拎袋,其中包括《南京长江大桥技术总结》这本书,一有机会,老人就想跟后辈们讲50余年来桥梁技术的发展,南京人民周末自带干粮到大桥工地义务劳动的故事。

  “王爷爷,我们看到了你的奖状证书!”在桥史馆二楼的生活展室,有学生惊喜的发现。

  201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50周年之际,“南京长江大桥桥史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很多展品来源于“桥一代”的捐赠。王方大将自己1960年、1962年获得的五好劳动竞赛获奖证书捐给了桥史馆。

  作为“桥一代”的代表,老人的儿子王建华作为在杭温铁路项目工作。“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能工巧匠实在是太多了,能跟孩子们聊聊大桥精神,我这个退休老党员也算是在办实事。”王方大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