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土沟,因为他们被记住 - 人物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以沟壑峻岭为邻,与沙砾冷寒相伴,柴达木盆地深处有这样一批石油人——

花土沟,因为他们被记住

来源:人民日报
2021-03-25 07:26

  原标题:以沟壑峻岭为邻,与沙砾冷寒相伴,柴达木盆地深处有这样一批石油人——(引题)

  花土沟,因为他们被记住(新时代·面孔)(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姜峰 刘雨瑞

  核心阅读

  青海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这里矿藏丰富,是全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多年来,一代代石油人无惧艰险,与油井沙砾相伴,把荒凉戈壁当作自己的逐梦热土,在这里挥洒着青春与汗水。

  从飞机舷窗往下望,绵延数百公里的戈壁滩,突然出现一座小镇。

  镇子不大,横三竖四,七条公路,远处是巍峨的昆仑山,近处是澄澈的尕斯库勒湖。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挺进柴达木盆地勘探石油的地质学家们见这里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从高处俯瞰,大地如花朵般绽放,于是给它起了个诗意的名字——花土沟。花土沟镇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西北角。如今,这里是青海油田原油生产基地,一批石油人常年驻守在这里。

图①:井下作业队员更换管柱。资料照片

图②:桑金凤打开输油管线阀门。资料照片

图③:巡检队巡逻时更换压力表。资料照片

图④:青海油田的抽油机。人民日报记者 刘雨瑞摄

  踏上戈壁,才懂父辈艰辛

  一大早,天边方才吐白,月亮仍斜钉在乌青色的天空上。

  见到桑金凤时,她站在马路牙子上,裹着厚实的棉衣仍冻得直跺脚。个子不高,脸白白圆圆的,笑起来很可爱。2011年大学毕业的桑金凤,原本学的是传媒技术,为了照顾在油田退休的父母,她放下相机、拿起管钳,选择回家乡做一名采油工。

  青海油田共有五个采油厂,隶属于四厂的南翼山采油作业区在黄土梁交错的沟壑之中,扬起的漫天尘土常呛得人呼吸不畅——这里是青海油田环境最恶劣的工作区之一,而桑金凤一干就是十年。

  从小镇去作业区,要向东北穿过约50公里的戈壁滩,滩上寸草不生,干旱的土地能析出盐,衬得大地亮晶晶一片。戈壁滩上的路,被称为“搓板路”,“汽车开上去,就像坐上了弹簧床,一路上胃里被颠得翻江倒海。”桑金凤对初进戈壁的经历印象深刻。

  到岗后,专业不对口的她从零起步:抽油机调平衡、更换悬绳器、机械制图、井组动态分析……只要有活她就抢着干,同事们都喊她“女铁人”。在南翼山采油作业区,党支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比、学、赶、帮、超”工作氛围十分浓厚。桑金凤初到,前辈们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互帮互助的工作作风便深深感染了她。

  “作为党员,我应该多学多干,做大家工作的榜样。”桑金凤暗下决心。

  “前几年单位没有车,巡井就靠步行,每人每天走上十多公里是常事,”桑金凤回忆,“深夜,几个女生搭个伴,提着十多斤的管钳,拿着手电筒,戈壁漆黑一片,但就算害怕也要巡。”

  2016年,桑金凤成为采油四厂第一位女班长。在这里,女班长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角色,为此,桑金凤掉过好几次眼泪。父亲是“老石油”,也是老党员,悄悄告诉女儿:“班长就应该冲在前面,何况你是党员,力气比不过,但可以多干点。”如今,她的班组负责170多口井的巡检工作,是四厂年产油量和人均产油量最高的班组。

  “每次上工总能看到父辈的身影,这种精神让我敬佩,也激励着我脚踏实地。”桑金凤说。

  家人相伴,可抵漫漫风沙

  花土沟镇向西北,约摸20公里,阿尔金山猛地闯进视野。

  一座白色的“回”字形建筑安静地伫立在山脚下,穿着橙红色棉衣的工人们正进进出出……这里是三厂七个泉采油作业区。

  记者到时,黄繁和王海燕刚下工,他们趿拉着厚实的靴子,身上还沾着原油。一双儿女早已候在门口,“爸爸妈妈”喊个不停——夫妻俩结婚已有十多年了。

  2003年,王海燕大学毕业后来到七个泉采油作业区,两年后,黄繁也来到这里。

  那时,留着一头干练短发的王海燕是黄繁的师傅,朝夕相处的工作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油井不能离人,每年春节,柴达木盆地都有近万名石油工人轮班值守。黄繁夫妇结婚多年,一家人只在一起度过四个春节。近年来,油田党组织着力解决员工“急、难、愁”实际问题,争取做到“知员工情、答员工疑、解员工难、聚员工心”。今年春节,黄繁在油田值班,在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海燕带着两个孩子,从敦煌来到花土沟小镇陪黄繁过年。

  男孩只有4岁,一直缠在妈妈身旁。女孩12岁,穿着淡紫色上衣,梳着干干净净的小辫子,下巴颏顶在杯子上,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爸爸妈妈。每早7点半,他们就会被爸妈叫醒,一起从花土沟镇坐班车,赶往作业区。下班后,原路返回。来回40多公里“搓板路”,儿女们并不在乎,能在爸妈身边,他们已然感到幸福。

  可孩子越开心,夫妻俩心里越愧疚。“为了照顾孩子,我俩尽量把时间错开,我在家时他就在一线”,王海燕说,“有时候,孩子要不只有爸爸陪着,要不只有妈妈陪着。”

  班车停了,小女孩一个劲地拉着爸妈回镇子,“我要吃好吃的!”

  食堂里,坐着不少穿橙红色棉衣的工人。记者转了一圈,饭菜虽说种类齐全,但条件比不上“外面”。“戈壁嘛,一切从简”,对黄繁来说,团圆饭三字中的“团圆”更为重要。

  吃完晚饭,太阳还未落山。黄繁看着先行归家母子的身影,动情地说:“每次想到家人,就有了动力,花土沟的风沙就不算什么了。”

  平凡坚守,从不喊苦喊累

  镇子附近,一水儿的柏油路。没过多久,记者驾车驶入一片宽阔的芦苇地。枯黄的芦苇有半人高,不远处是一座30多米高的井架。一旁,是一间供工人休息的活动板房。房间不到10平方米,摆着一条长椅、几个圆凳,有些油污痕迹。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冯小飞。

  这个壮实的“90后”小伙儿穿着棕色厚靴,皮肤黝黑,手背有些开裂。

  冯小飞的班组隶属于井下作业公司作业一大队,打捞井下落物、更换井下管柱等检修工作是日常。没有固定驻地,荒凉的戈壁上都是他们的作业范围,这次便是临时驻扎在小镇西南十公里的红柳泉采油作业区。

  油田一线工作艰辛,前年寒冬,油井溢流,黑色原油瞬间喷出,巨大的声响使两个人面对面说话都难以听清。

  冯小飞和班长迅速交换了个眼神,便跑下井架,两人合力搬起约200斤的旋塞阀,堵在井口上,喷射终于停止,两人身上却已沾满油污。

  惊险之外,更多的是平凡的坚守。早上迎着晨光出发,晚上8点回家;深入戈壁滩修井,有时需要住在野外;返程路上因为满身油污,不得不把衣服反穿或垫在椅子上……但年轻的冯小飞从不喊苦。

  “我们的班长是党员,常跟我们讲要跟着党走。”提起班长,冯小飞肃然起敬,“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便是守护柴达木的石油,日复一日地严谨细致工作、解决技术难题、处理突发情况,让我感到使命在肩。”

  今年,冯小飞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想向党组织靠拢,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价值。”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