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牧民苏雅拉达来家的牧场上,一台纯白色无人机疾驰飞行,悄然接近悠然吃草的羊群并围场贴地飞行,羊群在头羊带领下,“知趣”地调头集聚,缓缓移向前方另一片草场。这是苏雅拉达来在用无人机查看自家羊群的分布情况。
自从乌审旗政府和科技部门为全旗科技示范户苏雅拉达来补贴配套了无人机和全自动监控系统后,这个便携式无人机便成了苏雅拉达来的智能“牧羊鞭”,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草原上,他对数公里外自家牛羊的走向都清清楚楚、一键指挥。苏雅拉达来不无自豪地说:“数字牧场正在将牧民从传统放牧方式中解放出来,带动高效增收。”
在沙尔利格嘎查,提起苏雅拉达来的名字,人们总是跷起大拇指,他是牧民心中的“科技达人”。2020年,苏雅拉达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93年,苏雅拉达来高中毕业,报考了内蒙古电子学校。后来,他瞒着家人中途放弃学业,在呼和浩特拜师学习无线电、机电家电维修技术。出徒后,他选择返乡创业,从牧民干起。
成为牧民后,苏雅拉达来发现,在饲草淡季圈养牲畜比放养效益高,可饲草料和人工成本也较高,而且农牧区劳动力短缺。于是,他决定研发机器替代人工。
2000年,他设计制造的初级智能“全自动牲畜饮水机”试用成功,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苏雅拉达来从2009年开始申请专利,先后投入25万余元,研制出智能铁轨式喂料机、饲料调配机、羊羔喂奶机等系列农牧业机械配套设施,改善了农牧区机械化水平,既帮助农牧民提高收入,又促进了牲畜良种发育。
目前,智能“全自动牲畜饮水机”作为苏雅拉达来发明的拳头产品之一,已升级至第7代,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另一个拳头产品“铁轨式喂料机”一天能喂400~500头牛,每年可节约5万元人工成本,已惠及自治区各地牧民1200余户。
工作之余,苏雅拉达来经常走到农牧民当中普及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技术,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