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彭冰 通讯员 李家冀 王强
2月21日正月初十,上午10时,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工长李剑峰,带领维修班组成员陆续登上小荒沟特大铁路桥,准备开展检查维修作业。
小荒沟特大铁路桥位于通灌铁路线上,长1947米,最高落差61米,是连接长白山区梅集线、鸭大线和浑白线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当前,正值电煤、春耕物资运输的关键时期,从小荒沟特大桥每日通过的客、货运列车有20余列。随着货运列车开行密度不断增大,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导致钢轨伸缩量增大,这也是铁路桥梁结构最“危险”时期,因此,每年冬春交替之际,都是检修关键期。
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里,在离地五六十米的大桥上,寒风顺着衣领灌入脖子,钻入厚厚的手套,冻得人止不住打哆嗦。李剑峰和工友们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检修作业,手持检查锤自下而上一寸一寸敲击桥梁墩体,根据或清脆或沉闷的敲击声,分辨桥墩水泥结构是否密实。
“桥梁检查责任重大,必须仔细检查,一丁点儿隐患都不能忽视。”李剑峰说。
由于桥梁结构复杂,检查精细程度要求高,职工们爬上爬下,不时弯腰俯身,遇到狭窄的地方,还要匍匐前行。混凝土制成的墩台冻得像个大冰块,趴上去如同趴在冰上一样,一天下来起起伏伏近百余次。
李剑峰从事检修工作已经21个年头,他带领工友们负责196公里线路范围内的111座桥梁,18个隧道,362个涵渠的日常检查任务。由于工作量大,工作地离家较远,李剑峰常常吃住在工区,极少与家人团聚。
“每次春运结束回到家,儿子都会模仿学校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说起这,李剑峰露出幸福的笑容:“儿子今年10岁,我也攒了10朵‘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