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忠:“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创造性”(图)-十九大代表风采录-中工网

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张永忠:“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创造性”(图)

2017-10-24 07:17:22

【一线职工代表心声】“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创造性”

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沈刚

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

  “不怕不怕,机器人代替不了人的突破创新。”

  听到记者谈及机器人进工厂“抢饭碗”话题,党的十九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北发动机工厂发动机维修工张永忠连说了两个“不怕”。

  张永忠代表已经在汽车生产行业工作30多年了,他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土专家”,因为他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解决用户的难题;另外一个叫“老中医”,他用“望闻问切”四招就能快速判断发动机的问题所在。

  每一次面对难题,他总能用不同于前人的创新方法解决。这其中,有的省时,有的省力,“最终,都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张永忠代表说,机器人进车间在生产的稳定性上固然有所提高,但是在发现问题、流程再造等方面还得靠技工的创新性。

  在他看来,当机器人代替人做了很多机械性、重复性工作后,人应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不断地优化、创造。“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才会进步,才会强起来。”

  “这需要不断学习、钻研,否则怎么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张永忠代表认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必须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要真正形成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到的“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张华图:创新创业好青年

      张华图今年36岁,是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高家庄村村委会主任。凭着一腔信念和热情,张华图把自己的理想都倾注在了农村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 张瑞敏代表的三份手稿(图)

      “我叫张瑞敏,海尔集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创新,特别要求企业要在创新上下先手棋。海尔的先手棋突出的有两个……”在10月18日的首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党的十九大代表张瑞敏用40多个字介绍了自己,用260多个字介绍了海尔。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