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伟: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更多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大国工匠-中工网

人物

大国工匠

梁嘉伟: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更多世界技能大赛奖牌

2018-04-12 10:04:24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梁嘉伟: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更多世界技能大赛奖牌

中工网记者 朱晶晶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只有0.25微米粗细的玻璃纤维,扎进手指里钻心地疼,光纤是透明的,根本找不到具体位置,一痛就是一个月,只能忍着再练;手掌上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戴上手套继续干。作为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金牌获得者,梁嘉伟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根纤维扎进手指。

  技能强,中国强,作为职业学校教师,能够站上世界技能巅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夺取金牌。梁嘉伟,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网络布线专业实训教师,用执着和坚毅,专注于一遍遍的自我超越,用汗水和努力,打破了日本一直在这个项目上的垄断。

梁嘉伟参加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夺取金牌。 

梁嘉伟参加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夺取金牌。

  用辛勤和汗水去实现夺金梦想

  枯燥而艰苦的重复训练是每一名工匠成长的基础,然而练就绝活,不是“熟能生巧”一词可以简单概括。

  “我发现我的动作很快,但是时间用的很长,然后我对比了外国选手发现为什么人家动作慢,但是秒数很少,就发现自己10多秒的过程中做了两三个多余的动作。就去不断改进动作和手法,我最快动作是14到15秒完成一个水晶头。”

  制作我们平时插网线用的小小水晶头,是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基本功。上一届大赛中国选手最好成绩是17秒,梁嘉伟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15秒。他从学校借来三个摄像机,从多个角度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通过反复回看,他发现自己“做了太多的多余动作”,而多做一个动作就要比对手多花1.5—2秒。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重新制定操作步骤,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每天清晨,常规的两公里慢跑后,梁嘉伟就开始了一天的训练,上午铜缆训练,下午光缆训练,晚上继续训练并总结。

  从训练速度开始,梁嘉伟善于动脑,三个摄像机全方位架在自己面前,对比国外选手的视频,减少多余动作,哪怕只是微秒的时差。

  梁嘉伟在生产工厂,看一线技工工作,体验装配全过程。一系列刻苦训练,梁嘉伟不负众望,熔接超过80芯,高出世界技能大赛的满分标准。还总结了多项针对速度、精准、美观、质量的训练方法。

  训练中,梁嘉伟的手指经常被光纤扎到,刺心的疼痛,一痛就半个月、一个月,只能贴上创可贴继续忍痛训练。手掌磨破了,带上手套继续干,手掌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梁嘉伟开玩笑地说,人家是到了季节换皮,而自己却是每天都在换皮,让自己坚持撸起袖子努力干的原因,只能对自己说,一点痛,一点苦不算什么,一定要为国争光,一定要走上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展示自己,让全世界亲眼目睹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水平和风采。

  不同的行业,相似的经历,“金牌工匠” 梁嘉伟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初心的坚守。鲜花与掌声之后,梁嘉伟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用技术创新实现“制造强国梦”,是梁嘉伟心里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中国梦。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昕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施密特:还想和国安一起走下去

    中超新赛季前5轮联赛,北京中赫国安队3胜1平1负积10分暂居积分榜第三位。不仅是成绩的提升,球队主打控制球的战术、兼顾以往的压迫式打法以及派上更多技术型球员都让人眼前一亮。昨天下午,国安主帅施密特在公开训练课之前接受了媒体的集体采访。

  • 点赞!交警开路逆行送孕妇到医院 从接到求助到成功抢救仅10分...

      9日7时28分,在石市西二环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一辆警用摩托车闪着警灯,停在路边。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机动大队一中队辅警董辉在此执勤。这时,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由北向南疾驶而来,一个急刹车停在董辉身边。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张全收:借乡亲170元外出打工 如今用“全村小康”去还

      张全收的老家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20年前,他揣着从邻居家借来的170元跑到深圳,开了一家小吃店。在这个外来人聚集的城市,张全收经常会遇到一些因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头的河南老乡,他们的困难被张全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路在脚下——鄂西小伙陈兹方的“无臂”人生

    陈兹方今年29岁,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水布垭镇许家湾村,天生没有双臂。出生9个月,父亲罹患脑中风去世,留下他和12岁的哥哥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