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大国工匠”张彦:四创世界纪录的80后“桥吊状元(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7-25来源: 中青在线
分享到:更多

  (工作中的张彦 张冀北 摄)

    聊到桥吊司机的日常主要工作,张彦的表情一改刚才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

  “桥吊司机每天要面对大约500到600个集装箱,而集装箱里货物司机们却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们是港口服务性行业,我们的操作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客户的经济效益。一旦由于你的技术不过关或者责任心不到位而操控失误引发事故,不但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更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这对桥吊司机的操作技术和责任心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来到洋山港整十年了,张彦每年要装卸约9万个集装箱,却没有发生一起货运质量事故,一直保持安全运行“优”纪录。而这一切,没有“认真”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操作技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团队才是核心竞争力

  稳、准、活、细、慢、轻、快——这是集装箱桥吊操作法“七”要领,也是《张彦操作法》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在以张彦名字命名劳模工作室中,张彦给记者展示了由他和同事共同完成的《张彦操作法》。

  “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和磨炼,我和我的同事也总结了一些技能提升的经验,这对于一线整体作业能力提升还是有帮助的。毕竟一个人成绩再突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而对整个公司来讲,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

  工作室成立以来,已为港区培训了各类司机150余名,其中不乏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的身影。

  “我07年开始跟着师傅学习,至今也快十年了。他对待工作认真细致,愿意不断钻研和创新操作技艺,我觉得这正是他所具备的‘工匠气质’,也是‘匠心’的一种表现吧!”坐在旁边的一位徒弟告诉我们:“师傅会对我们操作中的每个动作都有着很高要求,并且会从我们每一个操作行为细节中发现我们的进步提升空间。”

  “基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彦略沉思了几秒,抚摸着手中的那本《张彦操作法》说道:“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什么岗位,既然选择了,那就需要在这个岗位上不断地去钻研、努力和完善,追求完美和极致。安下心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继而帮助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能够静下心来,愿意花更多时间在钻研技能的提升上,踏实勤恳地工作。”

  (站在电梯里的张彦默默注视着洋山港区 张冀北 摄)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张彦当了爸爸,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也许她还理解不了什么叫做工匠,什么叫做工匠精神,但我会在平时帮助她树立养成良好习惯和态度的意识。比如在她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帮助和鼓励她安下心来,尽心地完成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聊起女儿,不苟言笑的张彦言语间也难以掩饰父亲的那份慈爱。

  “细致、责任、安心”,是整个采访过程中张彦多次用到的词汇,或许这也正是他取得今天这些成绩的“秘诀”吧!

  “可能在其他人眼中,4次破世界纪录这个光环很大,但其实我们这个岗位只是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保证和提高安全生产的高效率,对岗位和行业负责,对公司负责,对与你配合的辅助人员负责,其实这还是一段很长的路,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去思考。”

  一身红色工装,一双绝缘皮鞋外加一顶安全帽,便是包括张彦在内的这些一线工人的日常装备。然而,对于他们而言,真正的装备不是穿在身上的,而是刻在心里,印在脑里,握在手里的实实在在的技能。

  技艺诚可贵,匠心价更高。这些优秀的一线工人,被社会称为“大国工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代表着各自行业的最高水平,更难得的是身处当代社会还能不忘且坚定的那份“匠心”。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