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关改玉:独行七年保铁轨健康“女神探”(图)
//www.workercn.cn2016-05-07来源: 太原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这是一份考验“脚力”的工作,她7年间累计步行1700公里,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要走16公里;这是一份考验耐心的工作,每一个焊点的检查都不能有一丝含糊;这也是一份"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只有自己的呼吸伴随着自己的脚步……昨日,在我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全国三八红旗手关改玉汇报了自己“女神探”称号背后的艰辛与骄傲。

    “铁轨女神探”

  28岁的关改玉,个子不高,身形单薄,一副黑框眼镜,让她看起来更加斯文秀气。谁也想不到,这个瘦弱女子从事的竟然是连男人都不愿干的探伤工行当,而且是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唯一的女探伤工。

  “探伤”就是给铁轨做“B超”,通过探测仪器,检测铁路钢轨焊缝处肉眼难以觉察的伤损,是保证钢轨质量、确保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工种。铁轨有没有内伤、焊缝有没有气泡或夹杂、铁轨接头是否焊接牢靠……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安全隐患,都需要精密排查。2009年,原本学计算机专业的关改玉参加工作,在中铁十七局当普通文员。也许是青春期的叛逆,初出茅庐的她总觉得坐办公室不是回事儿,得知公司急需探伤工,便主动请缨,参加了国家级探伤工的培训。探伤行业准入非常严格,经过刻苦学习,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完成培训,成为中铁十七局集团首批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探伤工之一。

  起初,因为理论与实践的“断层”,她上手并不顺利,只好边干边学边钻研。现场操作结束后,她回到驻地顾不上休息,赶紧把心得体会记下来。渐渐地,关改玉积累了不少经验,根据探伤仪荧光屏显示的波形,便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焊轨质量高低;根据缺陷波形的“长相”,准确对缺陷进行定性。工作7年来,关改玉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等8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工程建设,在铁轨线路上累计步行1700公里以上,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步行16公里,先后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达到9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轨女神探”。

    耐心加耐力

  作业、行走、再作业……体重不足45公斤的关改玉工作时,要背着超过5公斤重的仪器步行,小心查探每一处焊点,这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耐力。

  关改玉做的第一个项目是海南东环铁路,当时正处于海南的夏季,被太阳暴晒的钢轨温度高达60℃以上,但她每天都要在铁路沿线逐一检测钢轨焊接头。因为当时还是新手,操作不熟练,为确保检测准确率,她经常需要蹲在道砟、枕木上核对两三遍,一蹲就是半个小时,探伤完成后接着再走几百米继续下蹲探伤。就这样,在无遮无掩的线路上,她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来回十几公里,一天下来双腿酸软,肩头也磨出了血泡。技术熟练后,检查一个焊点,她几分钟就能搞定了。修铁路常常需要赶工期,津秦铁路夜间大会战那段日子,她每天下午五点多上班,次日早上七点多才能下班,有时甚至要干到次日九点多才能休息,最高峰时每天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儿。

  探伤工作的辛苦度超乎想象。南方夏天炎热,钢轨温度会比气温高出十几度,一不小心碰到身体裸露处,仿佛都能听到皮肤被炙烤的声音;长时间行走在钢轨间,眼睛也会被汗水蜇得火辣辣地疼。还有一个困难,是关改玉没想到的。铁路沿线工地没有厕所,想“方便”就要到线下的村庄。一旦忙起来,根本顾不上方便。为此,她每次巡线检查时,都尽量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生动的描述,那就是“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