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六十·光头博士讲述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平凡人平凡事—人物频道—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建设社区打工

2018年12月17日职工故事

赵熙:鹰击长空,我们给力

赵熙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摄

  大家好!我叫赵熙,是一名航空发动机设计员,来自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我是个博士,又是个光头,所以同事们都叫我光头博士。今天站在这里,除了照亮讲台,更要和大家分享我们贵阳所人的故事。今年5月9日,是贵阳所建所50周年纪念日。这天,一群精神矍铄的老人用他们慷慨激昂的演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50年峥嵘岁月,50年意气芳华。时间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也记录了贵阳所发展的风雨历程。

  人们在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里搜索着,看,那是中国第一位航空发动机院士温俊峰,那是党的十五大代表杨善发,那是我们的老所长韩瑞祥……很遗憾,老人队伍里没有杨干武的身影,他曾是我所燃烧室设计专家。1969年,为建设三线,他毅然来到贵州,致力于被钱学森称为“一项为中国人争气的重大发明”——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的应用研究。1984年,从原型沙丘、第二代沙丘到第三代沙丘,杨干武几十年如一日艰辛探索,研究成果在9个发动机型号中实现应用,大量装备国产歼击机,为空海军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10月11日凌晨,82岁高龄、已是弥留之际的杨老依然牵挂着工作,留下了最后的嘱托:“沙丘尾部挂了一团火,要把加力筒体烧了,你们注意,一定要把故障排掉……”。沙丘,沙丘,至死方休!杨干武同志虽然走了,但是老一辈贵阳所人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却像一棵植根旷野的大树,洒下一片盎然的绿意,在大西南腹地不断伸展!

  他叫冀国锋,是我在北航读博士时的师兄。2009年,29岁的他毕业后来到贵阳所,很快就担当重任。2014年,他带领团队设计成功了新型风扇,首次实现我国某推力级发动机风扇的自主研发。2017年,他又主持完成某无人机发动机的风扇和增压级设计,解决了现有型号高空性能衰减、功率提取不足等重大技术问题,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空无人机的侦察和作战能力。几年来,冀国锋放弃了所有休假,不停奔波于各大主机厂所、科研院校和试验基地。面对一双可爱的儿女,面对日夜操劳的妻子,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家与国之间,指引他的,只有一个信念:让配装我们自主研制动力的战鹰笑傲蓝天!

————————阅读全文————————

  在贵阳所,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中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型号总师邹龙政、有全国“劳动模范”韩冬、有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邹朝兰、等等……50年来,正是这一代代的贵阳所人不忘初心,不懈努力,一度为我军主战机种提供了80%的动力装置,创造了中国战斗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奇迹!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016年,党中央做出组建中国航发集团的决策,发展自主航空动力成为国家意志。力,形之所以奋也。乘着动力强军和“贵州智造”的东风,我们新时代的贵阳所人,必将薪火相传,勇挑重担,用智慧去谱写中国动力问鼎蓝天的壮丽诗篇,用力量去托起中国战鹰腾飞世界的伟大征程!鹰击长空,我们给力!【全文】

延伸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