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三·海南公路人讲述前人筑路功勋—人物频道—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建设社区打工

2018年8月3日职工故事

林子鸣:丰碑

  昨天,一到北京,我便迫不及待的去了天安门广场,当我仰望着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不由想到了海南公路人心中的另一座纪念碑,想到了我的师傅。临行前,师傅特地嘱咐我,好好比赛,说说我们的心里话,比赛回来后,记得到我们的纪念碑前,鞠个躬……

  我的师傅叫王国京,是海南省五指山公路分局的一名退休养护工人。他口中的那座“我们的纪念碑”,是海榆中线公路建设烈士纪念碑。师傅的父亲是海南解放后第一批公路建设者,为了加强国防,建设海南,他同十万军民,历时两年,奋力修筑了296公里的海榆中线。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有221名筑路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这是一条用血肉筑成的英雄之路!是一公里一条命给修出来的。他们都长眠在这座纪念碑里……碑上镌刻着毛主席和朱德司令的题词,碑高19.52米,代表着海榆中线建于1952年。这一年,海南中部黎苗同胞盼来了共产党为他们而建的民族发展之路。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师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83年,师傅放弃了去供销社的机会,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成为一名养路工人。朋友劝他说:干什么都别干公路,又脏又累,晒得黑不溜秋的,连老婆都难找。可他没做过多解释,他知道,身为路二代,接过父亲的锄头,就是接过了一种承诺和责任。

————————阅读全文————————

  师傅公路生涯中管养的第一条路是条砂土路。养路工具除了锄头、扁担、刮砂板,就是那铁一样的肩膀。喔,不,还有一头牛,一头拖刮砂板的牛。路面养护,就是他在前面牵牛,牛在后面拖着刮砂板;路面病害处治,就靠肩挑砂土填补坑槽,再盼着为数不多的过往车辆压实……六人一牛管养着8公里土路,师父就这样度过了5个春秋。

  1988年,师傅开始管养海榆中线13公里沥青路。他深知这条公路的来之不易,深知其对海南中部山区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和工友们,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悉心照料着它。2003年的超强台风“科罗旺”,使他管养的路段多处损毁。他带领大家,日夜修补,不仅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熬制沥青,而且各种重活、险活抢着干。有天,他正顺风泼洒着沥青,突然一阵尘卷风,也称鬼风吹来,风向顿时逆转,滚烫的沥青就都反溅到了他身上,至今手上还留下不少疤痕。从管养这条路起,他几乎没有穿过一身像样的衣服,衣服上尽是被沥青烫出的小孔和点点油斑。看着师傅的衣服、手背和那张印满岁月沧桑的黝黑的脸,我由衷的敬佩,这就是美,这就是崇高的劳动之美。

  正是这种劳动美,使海榆中线美了,海南的各条公路美了,人民生活在路通财通的良性循环中美了。日益畅通发达的美丽公路,浸透着公路人的辛勤汗水,描绘着“十九大”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编织着海南人民乃至华夏儿女的美丽中国梦。

  我想,这些,应该就是我师父想让我说的心里话。

  比赛回去后,我一定按师傅嘱咐,去纪念碑前向海南公路建设的先烈们承诺:放心吧,先烈们!我们一定会铭记你们的筑路功勋,我们会在你们奠基的海南公路上,在追逐美好中国梦的征途中,树立起新的丰碑!让海南人民、让到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的所有人们,快乐出发,畅通出行,平安回家!

  谢谢大家!【全文】

延伸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